扛起普法教育的大旗!
引领普法教育走基层!

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推动“体育+”科普

2021/5/7 21:22:07 来源:
0
  郑羽佳
  “体育+”模式下的科普系列活动是北京市校外优质特色项目,已经在中小学开展了多年。项目分析、研究体校生及热爱体育的学生和普通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利用学校及社会科普资源,设计、实施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群众性科普活动。近一年来,区级微课题平台着重研究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推动科普活动与体育运动相互融合、互相促进,既提高学生科技技能,从科学层面了解体育运动,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
  一个科普活动的成功与否,设计占主导地位,要遵循科学性、趣味性等原则设定问题、任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处于“我要学习”的主动状态,提高教学活动效果。活动选题要贴近生活,挖掘实事热点,从学生身边事做起,不让学生对活动内容陌生,活动导入不生硬、形式多样,提升活动对象的主动性。
  一是层次性。开展“一带一路”畅游汽车博物馆活动、“科技之梦”我的中国科技馆之行、“体育+健康”科技体验活动、三元游等内容多样的科普活动。“体育+”的活动模式,使科普活动的形式丰富起来。教师需要了解活动对象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水平,将多学科知识融于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思考自身体育活动中哪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何利用这种力量增强运动训练效果。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促进体育运动的效果,反之,通过体育运动的过程可以更好了解科学知识。二是灵活性。画团扇,了解彩塑脸谱、“泥人张”技法等,将这些手工技艺添加到运动服装、体育器械、比赛场地的应用中,让学生知道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为青少年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科普活动中以培养“体育+”综合素养为总体目标、“全面发展的人”为活动根本任务,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积极心理品质、责任担当意识。活动实施过程是实现学生科学知识有效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教师体验自己教学设计的平台。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能体验到成功,并根据观察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机会。
  一是情境性。设定情境性任务目标,把科学知识还原于丰富生活,使活动内容有趣、具有挑战性。如“我身边的体育生活”科普活动,要求每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体育竞赛中使用的物品、器材进行模拟制作,包括记分牌、发令枪等。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让学生进行群体协同,激发内在学习动力。二是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科普活动的益智、养德。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思想活跃,态度积极,在活动中设定了体育竞赛和穿插体育运动任务模式,能够更好实现活动目标。探索和目标导向的学习嵌入游戏,有利于促进学生团队合作,以及学科之间交叉学习和体验有趣活动内容。教师要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表现,及时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生活、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一个完整的科普活动除了活动设计、活动实施外,还有最后的评价反思阶段。它为学生学习实践和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信息,并进行判断和反馈。评价强调多元评价主题、形成性评价,侧重检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体系以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以及兴趣、完成任务情况、思想意识的发展情况等为主要评价指标。此外,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也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青少年科技馆)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普法教育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普法团队 证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