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普法教育的大旗!
引领普法教育走基层!

闽宁“四代警察”的山海情

2021/4/24 21:29:53 来源:
0
  □ 人民公安报记者 苏婕 通讯员 伍甜甜
  “老马,我的儿子小超不见了。”4月11日19时许,村民马超冲进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公安局闽宁派出所镇中警务工作站。“你别急,坐下慢慢说。”59岁的老民警马旭东拉椅子招呼他坐下。听完马超的情况介绍,民警王金虎忙熟练地打开常住人口信息系统找到马超儿子的照片,同时打开雪亮工程比对人像。说话间,王金虎拉开整面墙大的幕布,派出所自主研发的三维电子地图映入眼帘。“你看,估计小超就在这附近。”王金虎指着镇政府公园片区。几分钟后,王金虎驾驶警车带着马超找到了小超。
  马旭东和王金虎是师徒。20多年前,4岁的王金虎随父母举家从西吉搬迁到闽宁。从和吊装移民一起来到闽宁,一起挖地窝子、一起抗风沙、一起搞建设、一起振兴家园……王金虎见证了闽宁镇的发展,把自己的青春和初心深深镌刻在带领群众致富、为百姓平安保驾护航的从警路上。
  近日,随着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闽宁镇这段艰难的发展史被人们熟知。而这背后,还有以马旭东为代表的4代民警,29年来一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守护着移民群众从搬得来、稳得住到扎下根、富起来。
  “29年了,我常常和派出所民警在一起,如今的好日子离不开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是老百姓的守护神。”《山海情》剧中马得福的原型、闽宁派出所的“和谐大叔”谢兴昌竖起了大拇指。
  “第一代”警察:拓荒者
  两个人在借来的办公室里工作
  “啥?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去银川嘞?”时间回到29年前,马旭东开完会回家把搬迁的事告诉老婆时,她着实被吓了一跳。
  “国家下发了移民政策,作为干部我得带头。”马旭东说完看向老婆。“还回来不?银川是个啥样子滴?你想好了?”她捋了捋头发沉默了一会儿说,“那就搬吧,为了孩子也得搬。”
  29年前,在得知在宁夏贺兰山下戈壁滩上建立闽宁镇,西海固地区群众要异地搬迁到这里时,民警马旭东、王元清主动向公安局党委请缨到闽宁工作。
  对他们来说闽宁是未知的,但两名民警知道,除了去那里重新安家外,作为公安民警为移民群众保驾护航的责任和使命更重要。初期,两名民警的工作就是在“空中无飞鸟、风吹沙砾跑”的戈壁滩上帮各家各户挖地窝子。“一天我们正和乡亲们支架子做饭,风沙过后,锅里碗里落了厚厚一层沙。”马旭东回忆起当初的场景说,“那时候只能坚持,因为群众看干部,干部要待得住,群众才能留下。”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两名民警到移民开发区借了3间土坯房,就此成立了闽宁派出所的前身——西吉县玉泉营经济开发区综合治理办公室。
  两个人在借来的三间办公室里,面对恶劣的环境,开始了新的工作。
  “第二代”警察:帮扶者
  维护治安秩序增强群众法治观念
  “当时我们要走街串巷向移民群众宣讲移民政策,还要抽空回老家劝说没有搬来的人。”马旭东介绍,一次他回西吉动员群众时,不小心将警帽落在了群众家里。等他回去时,小男孩王金虎站在镜子前戴着警帽龇牙笑。看到马旭东,王金虎跑过去抱着他的腿说:“叔,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当警察。”那一刻,马旭东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回到闽宁后,马旭东联合村干部带领村民开始建房。戈壁滩上漫天的风沙经常吹走帐篷,但他们顶着风沙,硬是一步步把房子建了起来。
  1996年,福建和宁夏确定对口帮扶关系,移民示范区被正式命名为闽宁村。1999年,西吉县公安局马鸿喜、袁立东两名民警又护送来一批移民。两人也留下来了,与马旭东、王元清共同参与到移民区治安管理中。
  随着房子陆续建好,搬迁来的人从几十户发展到了几百户,到2001年由原来的1个行政村发展成5个行政村,闽宁镇正式设立,并划归永宁县管辖,西吉县玉泉营经济开发区综合治理办公室由此更名为永宁县公安局闽宁派出所。
  当地整体治安环境改善了,但民警一刻也没有松懈,他们深知移民群众从贫困山区而来,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为了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民警经常顶着风沙进村入户张贴海报宣传法律知识。
  “第三代”警察:建设者
  助力经济建设护航脱贫攻坚
  转眼到了2010年,派出所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警力增加了不少,所里基础设施设备也得到了完善。
  民警除了宣讲法律知识、禁毒知识、国家移民政策外,还积极以社区治理创新为重点,加强党建引领,由社区民警兼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联系辖区的党员、治安积极分子、村组干部共同参与乡村治安治理工作。
  社会治安好了,搬迁来的群众愿意留下了,也吸引老家的乡亲们举家搬迁。2012年,闽宁镇陆续搬迁安置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13个乡镇的移民1900余户,成立了原隆村。菌草、葡萄酒等产业进一步发展,让新搬来的村民在稳定生活、增加收入方面有依托。
  “我自加入派出所‘和谐大叔’调解组以来,每年协助派出所调解各类纠纷近百起。”随着谢兴昌为代表的群众加入到调解组,闽宁派出所进一步完善了辖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真正做到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来了这些年,我是明白了,‘枫桥经验’就是和老百姓人在一起,心在一起,一起移民,一起挖地窝子、一起抗风沙、一起搞建设、一起振新家园、一起致富发展。”马旭东看着刚调解结束、拉着手远去的小两口自言自语。
  “第四代”警察:守护者
  传承光荣传统守护家园平安
  随着闽宁镇的发展,昔日风沙漫天的小村落逐渐变成美丽富裕的金沙滩,不仅吸引了不少企业入驻,也吸引了毕业的本地大学生回乡建设。
  “爸,我决定了,我要回来工作。”小男孩王金虎长大了,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从1996年跟随父母搬迁到闽宁镇,王金虎和闽宁一同成长。如今,他实现了当初的梦想,成为福宁村的一名社区民警。
  “我就想回家工作。”同在闽宁长大的杨虎斌在大学毕业找工作时,也毫不犹豫报考了闽宁派出所。
  如今的闽宁派出所有警力35名,其中党员15名。派出所老中青结合,既有快退休仍坚持在工作岗位的马旭东,还有像王金虎、杨虎斌这样有干劲的年轻民警,更有获得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的所长任建华、原隆村优秀社区民警刘艳,与闽宁镇的父老乡亲一起守护家园。
  如今,闽宁派出所党支部率先叫响“向支部书记看齐、向优秀党员看齐”,从书记到班子成员再到支部党员,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同时,他们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契机,在继承光荣传统和发扬优良作风的同时,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创建“塞上枫桥”警务工作新模式,实现警爱民、民拥警的大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普法教育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普法团队 证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