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普法教育的大旗!
引领普法教育走基层!

基层普法“活化石”

上海北管村党支部书记见证七个“五年普法”全过程
2020/8/8 11:00:36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0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东明 黄浩栋

沈彪是上海市嘉定区北管村党支部书记,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还是上海市劳模、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和2017年感动上海年度人物。与众多荣誉相比,基层普法“活化石”的标签更让他自豪。在任34年,他见证并参与了从“一五普法”到“七五普法”的全过程。

34年来,他带领北管村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今天拥有各类企业百余家,年收入3200万元,年总产值10亿元的富裕村、文明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北管村的普法经历正是全国千千万万基层村居的普法缩影。

“法治是最大的民生,撑起了美丽乡村的‘精气神’。”沈彪说。

精——树立起学法懂法用法的精神自觉

北管村位于嘉定区马陆镇,上世纪80年代,村民以务农为主,“穷”似乎是他们唯一的标志。

1986年,沈彪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发现,村民不仅生活贫穷,法律意识也同样贫瘠。

一天上午,两户人家吵到了沈彪办公室,十几个人把房间挤得水泄不通。原来早晨下地时,一家的地被另一家的人踩坏了,便各自召集族中年轻人要干仗。

“乡里乡亲的,为这点小事何苦剑拔弩张?”沈彪打算给他们讲讲理。

“地踩坏了能是小事吗?你这个书记怎么说话的?”

“我没踩他地,你得给我做主!”

沈彪事后才明白,这种各自都带着“理”来说事的,光说理是说不通的。“谁嗓门高,谁力气大,谁就是‘理’,那时候的农村就是这样。”沈彪说,以前村民经常因为耕地越界、农作物损坏等琐事发生冲突,十有八九还会动手打架,谁家人多势大,谁就是“赢家”。

沈彪很快意识到,给老百姓讲理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懂法。他认为村民学法用法和发展经济、铺路修桥、接水通电同等重要。

在他接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前一年,即1985年6月,首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通过《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同年11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1986年“一五”普法正式启动。这给北管村干部、村民学法用法提供了最佳契机。

“一五”普法的重点在于“十法一条例”的学习和普及。沈彪就带着党员干部带头学,广大村民跟着学。他还主动联系政法机关工作人员和律师到村里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掀起了第一波普法热潮。

在沈彪看来,普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他说,北管村初期的普法与扫盲相结合,内容紧扣生活实际,尤其关注刑法、婚姻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老百姓身边的案例来解读,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学法兴趣。“‘一五’普法树立了村民学法、懂法、用法的精神自觉,这种精神一直延续至今。”沈彪说。

气——依法办事的底气依法发展的锐气

1987年,北管村成功开创第一家村办企业——上海华通电器厂,拉开了乡村经济发展的序幕,随之又先后开办了多家村办企业,从此摘掉了头上“穷帽子”。

当时沈彪带着村干部四处奔波,积极招商引资,到2004年北管村的企业多达40余家。

在沈彪看来,上世纪90年代是北管村34年普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

大批企业进来,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同时大批村民外出务工,再加上“二五”“三五”普法提出新要求,这一切促使沈彪开始思考如何改变北管村当时的普法模式。

北管村大面积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开展普法活动,组织专业讲座、开展法律咨询,内容涉及合同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这为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法治基础。

沈彪回忆说:“涉及商事的法律多数太专业,用法言法语很难让老百姓接受。普法要接地气,就要改变方式,要把法言法语翻译成通俗易懂的乡村俚语。”

沈彪告诉记者,这期间,大批律师、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士走进北管村,并尝试着用通俗语言普及专业法。此外,他们还专门编写普法案例,让群众既看了故事又学了知识。

这期间,劳动报酬纠纷迅速上升。“1994年,劳动法颁布,我们既要教会工人通过法律途径索要工资,又要给企业管理者做好普法工作。”沈彪回忆说,这10年间干部和村民的法律思维和用法自觉得以培养,依法治理的氛围得以营造。

“普法给了村民依法办事的底气,也给了村集体依法发展的锐气,更给了大家伙谋求幸福生活的豪气。”沈彪说。

神——乡村实现依法治理的神圣灵魂

周末的马陆法治公园游人如织。

“‘成衣铺学艺’打四字法律术语。”

“我知道,是‘依法制裁’!”

“那‘熟食勿在生板切’呢?”

“另案处理”……

在法治灯谜展板前,游客们七嘴八舌。

马陆法治公园占地11300平方米,就建在北管村村口,炎热的夏天,这里成了村民消暑纳凉的好地方,借着巨大的人流,公园普法功能得到进一步展现。

其实,像这样的法治元素在北管村随处可见。除了法治公园,这里还建有特色法治长廊、法治图书馆。每星期还会在村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各类法治课堂和法治讲座,定期开展法治文艺表演。

沈彪介绍说:“今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一路走来,普法工作越来越深入人心,已成为村民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你问起‘七五’普法的重点任务是什么,我们的干部和村民基本都能答出,诸如依法治国、法治文化、法德兼治这些新概念、新名词也能说出一二。”

他说,现在村里成立了法治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聘任了法律顾问,每年都要梳理法治乡村建设的负面清单和任务清单,全面推进乡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沈彪刚从北京回来就被村民“盯”上了。

“沈书记,传达一下两会精神吧,特别是民法典,都讲了哪些内容?”

沈彪说:“这逼着我先学先用,弄通弄懂后才能给村民讲。另外我们又举办多场法治宣传活动,邀请知名律师来讲课,下一步还准备发放民法典,将法律送到百姓手中。”

沈彪在采访结束时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缩了34年的普法精髓,这也成了乡村实现依法治理的神圣灵魂,在这条路上,北管村必将和全国其他乡村一起共同见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向阳)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普法教育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普法团队 证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