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普法教育的大旗!
引领普法教育走基层!

局长的办案“密码”

2023/6/16 10:40:14 来源:云南省临沧市中级人民法院
0

    在我们法院里,执行法官绝对是很特别的一群人:他们没有法庭里的正襟危坐,常常跋山涉水、奔波在外,乡村山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是办案的现场;他们没有办公室的静候来访,常常蹲点守门、主动出击,四处查找当事人和财产线索;他们没有安静肃穆的办公环境,而且常常要面对的是双方的唇枪舌剑、你争我吵。不知有多少次,我们这些年轻干警信心百倍地出发,忙了一天却空手而归,不禁感叹,执行局的工作是真不好干啊!

但我们鲍局长却一干就是9年,被群众称为“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这是怎么做到的啊?我曾经向局长请教,他笑着给我说了8个字:“走着、听着、看着、写着。”这算什么诀窍啊?我不甘心,平常也留心了起来,努力寻找着鲍局长的办案“密码”。

局长的第一个办案“密码”并不难找,甚至还很显眼,那就是他办公室文件柜上密密麻麻的便利贴。有的写着案件当事人的电话号码,有的记着案款金额,还有一些是我们怎么都看不懂的符号标记。熟悉的画面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一个满头大汗、皮肤黝黑、脚上还沾着泥巴的佤族汉子,埋头在堆满卷宗的桌子上记录着。这是鲍局长每次下乡办案回来的固定动作,不管有多晚、有多累,也要把这事儿先做完、把该打的电话打完,有诉即接、有信必复,让当事人第一时间知道案件进展和执行情况。

我恍然大悟,难怪局长办案这么有底气,原来佤山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都在这里啊!这些都是靠他一步一步走来的、一字一句听来的、一点一滴积累的,走来的是脚步,听来的是真情,积累的是小小便利贴里的大天地!

局长的第二个办案“密码”藏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最早,局长秀“朋友圈”源于一个标的额10万元的案子。被执行人家里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于是搞起了土鸡养殖,但由于找不到销路,一筹莫展。了解情况后,局长灵机一动,带着我们当起了推销员,养鸡场、活鸡、鸡蛋,几乎每天都会在他的朋友圈“刷屏”。慢慢地销路逐渐打开了,被执行人打电话来说,已经有人来跟他问价格了。再接着,回头客越来越多,最多的一天竟然卖出了50只!过后的每个月,被执行人都按时送来了执行款。最后交清的时候,他握住局长的手激动地说:“真的太感谢您了!如果没有您,别说还钱,我养鸡的钱都要亏了!”

局长的第三个办案“密码”是“人心换人心”。有一起发生在傣族村民小组和佤族村民艾嘎之间长达8年的土地纠纷,因艾嘎一时想不通,态度很强硬,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案件成了我们法院的“钉子案”“骨头案”。大家都清楚,这个案子不好办,局长便主动承办了这个案件。艾嘎脾气火暴,我们刚去了解情况,他就愤愤地说:“你们来干什么!我不欢迎你们!”说完就把大门一摔,还反锁了起来。第一次去,我们就吃了个“闭门羹”。

第二次去,情况更危险。艾嘎喊来了十多个亲朋好友把我们团团围住。一向温和的局长毫不畏惧地冲到艾嘎面前,用佤语怒吼道:“难道你忘了我们佤族世代相传的族训吗?各族人民一家亲,九老九代不丢伴!请大家相信法院,这个案子我们一定会公平公正地处理!”人群渐渐散去,可这次,我们还是连艾嘎家门都没能进。回城的路上,我有些气恼,想着用上强制手段嘛!局长给我打气,说:“执行难,难在打开人的心结。这个案子不大,但处理不当,会影响到民族团结,我们再用心一点,再耐心一些,一定能找到打开艾嘎心结的办法!”

过了几天,佤族新年“新米节”到了。我早早就接到鲍局长的电话:“小李,走,带你过年去!”出发的时候,我看见局长带着自酿水酒、一袋新米和一束稻穗。我很好奇,局长笑了笑说:“这可是打开艾嘎心结的钥匙啊!”艾嘎一开门,局长说:“我们来跟你过年了!”看到我们,艾嘎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兄弟,祝你年年大丰收!”说着按照佤族的过年风俗把金黄的稻穗挂到了门上,把新米拿到了厨房,接着和艾嘎拉起了家常。看到鲍局长的真心实意,艾嘎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局长趁热打铁组织双方现场调解。经过反复耐心地沟通,我们看到,傣族村民们和佤族艾嘎之间话匣子打开了、心结解开了、两族兄弟重归于好了、这起长达8年的纠纷圆满化解了!

人心就像一杆秤,你若真心为群众,老百姓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鲍局长追悼会那天,我在人群中碰到了艾嘎。他抹着眼泪哽咽着说:“听到鲍法官不在了,我连夜从家中赶来,只想送这位好法官、好兄弟最后一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如今,我们依然每天奔波在下乡办案的路上。天空时雨时风,道路泥泞曲折,蜿蜒着通向佤山深处。其实,这也是一条执行之路,前方固然有阻碍,也会经历风雨,但只要像鲍局长那样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坚定地走下去,一定会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一定会迈进实现公平正义的坦途!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普法教育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师团队 普法团队 证件查询